员工福利基金 员工福利基金的来源基本渠道
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怎么算
企业经办农副业生产的开办费和亏损补贴; (6)按照国家规定由职工福利基金开支的其他支出。
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的提取比例由外资企业自行确定。
职工福利费的计提方法为《企业财务通则》。根据其规定,内资企业职工福利基金按工资总额的14%提取。所以福利费提取的基数应该是工资总额,工资总额的计算口径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和其他工资性支出,与应税工资无关。
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后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1.被没收财物损失,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2.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3.提取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和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从费用中提取形成的职工福利基金,是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4%计算,并通过记入相关的成本费用而提取形成的,所形成的职工福利基金作为企业对职工的一项负债,设置应付福利费账户进行核算。
中央级事业单位职工福利基金的提取比例,由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在单位年度非财政拨款结余的40%以内核定。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事业单位职工福利基金包括哪些项目
事业单位职工福利基金的来源包括按人员定额从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中列支提取的工作人员福利费都在专用基金中核算;按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在有些具体支出项目上,福利基金和福利费也可以合并使用。
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集体宿舍等集体福利部门设备、设施的折旧、维修保养费用以及集体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人工费用。
住房福利,是指国家为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改善职工的住宿环境而采取的一系列的福利措施和补贴方式。交通福利,其具体形式有发放交通补贴,或用班车接送员工上下班等。
事业单位的福利费开支范围如下:用于本单位工作人员的生活困难补助;家属患病医药费困难和死亡丧葬费困难补助等;工作人员的其他特殊困难,如灾害或本人因病、伤需要增加营养恢复健康,而经济有困难需要补助的。
医疗保障:福利费用于提供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包括为职工购买医疗保险、提供医疗补贴、建立或维护事业单位内部的医疗机构等。这些支出有助于职工在生病时能够获得及时的医疗服务,减轻医疗费用负担。
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的用途是什么?
1、“应付福利费-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科目的余额及以后年度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应按法律规定的用途进行使用。
2、职工福利基金是指国营企业用于改善职工生活设施、公共消费、医疗保险等方面的资金。
3、储备基金主要用于垫补企业的亏损;企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扩大生产经营,经原审批机构批准,也可转作投资者增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用于职工非经常性奖励、补贴购建和修缮职工住房等集体福利。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七条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应当用于企业职工的非经常性奖励或者各项集体福利,其中形成的房屋、设施等资产,不得作为企业的财产。
5、职工福利基金。基金是用来奖励成绩突出的优秀的人,奖福基金就是职工奖福基金,也就是用于职工福利的基金,用于奖励给优秀员工的,奖福基金是根据董事会决议从历年的税后利润中提取的。
事业单位职工福利基金提取比例
1、法律分析:事业单位职工福利基金的提取比例,在单位年度非财政拨款结余的40%以内确定。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法律主观:事业单位职工福利基金的来源包括按人员配额从事业或经营支出中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在专项基金中计算;按一定比例的余额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在一些具体的支出项目中,福利基金和福利费也可以合并使用。
3、根据查询中国会计网显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地方各级机关及其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福利费,按照工资总额的5%提取,在京中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福利费,按照基本工资的百分之二十五提取。
4、可按照不超过单位年度收支结余的40%的比例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当年没有财政补助收入的事业单位,可按照不超过单位年度收支结余的50%的比例提取职工福利基金。
5、法律分析:根据现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相关规定,行政单位应根据工资总额的5%(不含离退休费)计提福利费,一般要求先提后用、专设账户、专款专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6、据此计算,各单位统一按每人每月40元提取,以后根据工资水平提高的情况再作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