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税汇率换算(资源税汇率换算表)
外币折算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1、核算所实现的目标方向不同。税务会计所实现的目标是在税法的规范下为企业筹划纳税形式,并实施纳税筹划、计算、申纳税款等税务活动;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资金变动情况。
2、税务和会计上的差异主要分为 税务和会计上的差异主要: 税务在税法的框架中执行操作,会计在会计法框架中执行操作。 税务主要经办与纳税相关的事宜,会计主要经办与理财相关的事宜。
3、按税务部门角度计提折旧,称为税法折旧,按企业角度计提称为会计折旧。
4、汇兑差额作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因此所谓汇兑差额是指对同样数量的外币金额采用不同的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所产生的差异。
5、到会计期末,再按一定汇率将各种外币账户的余额换算成记账本位币编制财务报表。各种外币的“外币兑换”账户期末余额按期末即期汇率折算成记账本位币金额,与记账本位币的“外币兑换”账户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处理。
为什么不同税种外币换算标准不同?
以纳税义务发生的当天或者当月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采取这种方法的税种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
由于我国的税收计算和缴纳都是以人民币为单位,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额以及应纳税所得额也都是通过人民币来计算的,因此2018年新《个人所得税法》第十六条规定,各项所得的计算,以人民币为单位。
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以人民币计算。所得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计算的,应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并缴纳税款。
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本金*汇率=可以折算的外币。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对价格水平、关税和限额、对本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的偏好以及生产率。从短期来看,一国或地区的汇率由对该国或地区货币兑换外币的需求和供给所决定。
确定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先要确定用哪个国家的货币作为标准。由于确定的标准不同,于是便产生了几种不同的外汇汇率标价方法。
影子汇率的影子汇率的计算
1、出口货物(产出物)影子价格=离岸价格X影子汇率-出口费用=离岸价格X影子汇率—国内运费—贸易费用。
2、出口商品换汇成本是指商品出口净收入每美元所需要的人民币总成本,计算公式为: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出厂所需总成本(人民币)/出口销售净收入(美元)。
3、直接进口投入物的影子价格(到厂价)=到岸价(CIF)*影子汇率+贸易费用+国内运杂费价格(到厂价)。直接进口产出物的影子价格(到厂价)=离岸价(FOB))*影子汇率—贸易费用—国内运杂费价格(到厂价)。
4、影子汇率是指能正确反映外汇真实价值的汇率,即外汇的影子价格。在国民经济评价中,外汇的影子价格通过影子汇率换算系数计算。影子汇率换算系数是影子汇率与国家外汇牌价之比,由国家统一测定和发布。